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科技”当“敲门砖” “山东制造”销海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14:00    

来源:科技日报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七地表现亮眼,进出口额占全国总值的四分之三。本报特推出“稳外贸区域在行动”系列报道,探索七地如何以科创力量和惠企政策促外贸“乘风破浪”。

时间在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客车”)走得仿佛特别快:出口智利的895台纯电动客车刚刚发车,第二批海外订单又如战鼓,声声催人急。中通客车客车研究院院长齐洪磊向记者介绍:“凭借节能、安全、智能三张王牌,我们的客车已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山东,中通客车闯荡全球市场的故事极具代表性。

日前,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济南海关副关长辛杨透露:一季度,山东省对10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进出口增长,对其中89个国家进出口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山东进出口实现增量321.8亿元,增量规模位居各省份首位。

“高技术”成为“山东制造”打开海外市场的“通行证”。越来越多的“中通客车”加大马力,驶向海外。它们的驱动力是什么?政府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山东省委宣传部“行走黄河”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山东16地市,寻找“外贸大省”保持活力的秘密。

锻造硬实力征服市场

69岁的葛本祥手握两个瓷碗。面对记者,他直接将它们扔到地板上,叮当作响下,瓷碗却没有破损。这是葛本祥的“独家绝活”,也是他创立的中强瓷业有限公司闯荡国际市场的“秘密武器”。

依靠“不怕摔盘子摔碗”的硬实力,葛本祥把中国产瓷盘瓷碗送进欧美市场,进入国际酒店;在国内,他们顺利拿下了海底捞的订单,每年实现3000万元销售额。

外贸作为拉动山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过去一年里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和3月当月,山东进出口规模均达到历史高位。

“山东制造”出海取得亮眼成绩,既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也与积极的政策环境紧密相关。据了解,2024年以来,山东出台了《关于拓展中间品贸易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力,山东奥德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德斯”)已将“山东制造”全地形车的招牌打到了东南亚、欧洲、美洲市场。

作为出口占产品销售额超七成的外贸型科技企业,奥德斯靠什么征服国际市场?奥德斯副总经理薛鹏的回答言简意赅:科技含量。

“我们具备了对于多个系列化的产品以及各谱系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薛鹏强调,“我们也是《全地形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起草单位。”

济南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山东省进出口同比增长6.9%。其中,民营企业贡献了85.6%的进出口增量,出口产品中境内自主品牌增长24.4%、高技术产品增长41%。

捕捉真需求换来销量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亲自上门提车”,这则发生在2024年5月的新闻,曾让中通客车冲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流量也换来了实打实的销量。在中通客车的厂区里,新能源大客车整齐排列,车身涂装的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显示着这些客车的出口地区。

辛杨向记者透露,山东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出口额实现了同步增长。今年一季度,山东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橡胶轮胎、纺织原料分别增长8.7%、39.1%;而电动汽车、锂电池分别增长59.8%、5.3%。这组数据意味着山东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增加了“新三样”产品的出口,从而为“山东制造”贴上了更多“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绿色低碳”的标签。

针对“新三样”等创新产品,山东向外贸企业详细解读信贷金融、财税减免、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并确保政策落地。

“山东制造”打动人心,也因为其精准捕捉到了市场需求。

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的“灯塔工厂”,智能运输车与机械臂默契配合,机器人精准操作,确保每85秒就有一台柴油发动机下线。

海外市场是潍柴的重要阵地。近日,潍柴向东南亚头部卡车制造企业交付了自主研发的1500套“黄金动力总成”系统订单。

“这得益于我们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深耕。”潍柴东南亚区域负责人吴华利透露,此前,该卡车制造企业的动力系统主要依赖日韩,潍柴凭借快速的产品迭代和领先的技术优势,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面。

研发新产品应对挑战

记者来到金铂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铂克”)时,一批刚下线的智能康复器械正在调试,很快将发往欧洲。

金铂克总经理代青枝介绍,企业今年前3个月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在复杂的外贸形势下,企业出口逆势上扬,秘诀是什么?代青枝的答案很简单——科技创新。“我们近一年取得20多项研发专利,推出了10余款新产品。”代青枝说,此举让其斩获了大批海外订单。

在市场开拓方面,山东采取多元化战略,以“组合拳”形式推动形成外贸“强动力”。比如在政策供给方面,山东先后出台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新三样”出口、支持企业应对红海危机、培育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等政策文件,推出72条具体措施,持续稳定市场预期。

“市场多元化,产品也要多元化。”这句话也是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帆医疗”)海外营销中心业务经理付云的感悟。

之前,蓝帆医疗致力于生产医用手套,90%的产品出口,其中70%销往美国市场。从2018年开始,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有意识地调整公司生产策略,面向欧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等的需求研发自主品牌新产品。“效果很明显。”刘文静说。

“山东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外贸发展基本盘稳固,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正不断集聚增多,将为进出口持续向好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接受记者采访时,青岛海关政治部主任袁涛表示。

直面未来挑战,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红介绍,今年山东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万企出海,聚焦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品,支持企业参加360余场境外展会,组织举办50场国际精准采购活动,千方百计支持企业拓市场、增订单、稳份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