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举措,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福栋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将为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动力。省生态环境厅会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普及碳市场相关政策,为碳市场建设运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今年上半年,省生态环境厅计划召开一次全省的专题培训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重点排放单位参加,邀请权威专家就碳市场政策框架、交易规则、操作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及配额清缴履约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确保企业全面理解政策内涵。
构建三级服务体系。依托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致力于构建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省级层面,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碳市场专班,依托行业协会统筹发电、钢铁、水泥和铝冶炼等不同行业专家资源,解答企业日常碳排放管理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市级层面,安排专人负责辖区内企业碳排放日常监管与服务,结合各市纳管行业,开展针对性的专场线下培训,必要时依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力量对重点企业驻点辅导。区县层级,及时上门“政策体检”,组建企业互助小组,确保政策及时传达至企业相关工作人员。
多渠道强化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一方面,充分宣传与利用“全国碳市场信息网”和“全国碳市场信息平台”,让企业学习全国碳市场最新政策。另一方面,依托省市层级月度信息化存证审核,及时发现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帮助企业逐步规范碳排放管理。再一方面,借助年度排放报告核查复查、监督帮扶等机会,深入八大重点行业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完善反馈与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企业调研,及时了解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对于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涉及省级层面的认真研究、吸纳,确保政策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实际需求;涉及国家层面的,例如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操作问题或者核算核查具体问题等,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向生态环境部汇报,争取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持。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完善政策传导机制,以更接地气、更富实效的举措,推动企业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邢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