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4月27日上午,潍坊市非遗食药同源食品首次出口新西兰启运仪式举行,两集装箱由黄元御(潍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芝麻丸等产品将通过陆路、海路,发往新西兰。这标志着潍坊在农业对外开放领域再添新成果。

去年以来,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潍坊海关等共同促成密州酒业清香型白酒首次出口韩国、阳春啤酒首次出口古巴、惠发鸡肉首次出口尼日利亚、广华肉类预制菜首次出口朝鲜、圣沣烤鸭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京琪鲜食葡萄首次出口新加坡等,今年又实现山东骨明胶产品首次出口土耳其,首次在全国实施葡萄糖出口“批次检验”业务,为外贸保稳提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突破,不仅是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出海”的典范。近年来,潍坊以国家农综区为引擎,持续深化农业制度型开放,推动农产品出口提质增效,为全国农业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可复制的“潍坊经验”。
此次出口新西兰的食药同源食品,依托潍坊深厚的非遗技艺和中医药文化底蕴,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实现了传统养生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完美对接。其实,类似案例在潍坊并非孤例:安丘绢花作为非遗技艺,年出口创汇超8000万元,远销欧美20余国;圣川食品的牛蒡茶、华涛食品的粉皮粉条等“手造”产品,均凭借非遗技艺加持,成功打入日韩、欧美市场。潍坊通过“非遗+产业”模式,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激活了产业动能,形成文化输出与经济收益的双赢格局。
潍坊国家农综区作为全国首个农业对外开放综合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此次食药同源食品顺利出口,得益于农综区与海关联合推出的通关便利化措施。近年来,潍坊国家农综区优化实施45条支持政策,设立种质资源进口、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行出口食品“即报即放”、鲜活农产品“即验即放”等创新举措,将进出口业务办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企业成本降低30%;推动山东匠造检测有限公司与新日本检定协会签约,首次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第三方结果互认,更大惠利潍坊农品输日。特别是最近,潍坊海关与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合作,推出促进国家农综区农食产品扩大出口新十条措施,在通关监管、检测服务、税收优惠、技贸应对、关地协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着力提升潍坊农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涉农外向型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潍坊国家农综区不仅聚焦出口,更致力于构建全球农业合作网络。一方面,通过举办中国—拉美农业部长论坛、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等高规格活动,扩大国际“朋友圈”;另一方面,引进荷兰温室技术、以色列滴灌系统等国际先进农业科技,并推动本土创新成果“走出去”,如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西瓜基因组研究、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中心主导制定的鸡屠宰ISO国际标准等。目前,潍坊已与1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往来,40多家农业企业在境外建设产业园区,涉农产品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速达12.1%。
从非遗食品首航新西兰,到年出口额近300亿元的“潍坊农品”矩阵,潍坊以创新为笔、开放为墨,书写了中国农业高水平开放的精彩篇章。未来,随着RCEP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潍坊有望进一步发挥农业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更多“中国标准”“中国好品”“中国经验”走向世界,为全球农业合作贡献“潍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