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就业的需求在哪里,就业驿站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5月24日,大沥镇沥雄社区就业驿站揭牌启用。社区居民无需远行即可同时享受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6大活动,进一步拓展“家门口”就业服务圈。
集成就业培训等6大服务
助力居民稳定就业
沥雄社区就业驿站位于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通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可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求职招聘以及“小精专”特色活动六大公共就业服务,致力于构建社区就业集成式服务站点。

“幸福邻里中心”与“沥雄社区就业驿站”现场同步揭牌启用
以培训为例,沥雄社区就业驿站关注养老托育、康养服务等社区用工需求,创新“培训+实践”场景,在驿站提供如穴位按摩、经络推拿等实训场景,帮助培训人员在全龄康养项目中“临床实践”,积累实操经验,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衔接”。
启用首日,现场还举办“夏日行动”专场招聘会,12家企业携过百岗位来到现场招才纳贤。不仅如此,南海人社部门还邀请两名职业指导专家现场为劳动者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劳动者明确探寻职业发展方向。

沥雄社区就业驿站
值得一提的是,幸福邻里中心同日同地启用。幸福邻里中心作为基层服务的又一个枢纽站,将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多元场景。一方面,就业驿站聚焦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等新业态劳动者需求,以邻里中心与就业驿站为依托,开展“沥小哥在社区”公益便民集市,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好实现“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随着更多商家入驻邻里中心,后续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驿站在其中将发挥重要的“连接器”作用。截至目前,邻里中心已吸纳十多名就业人员,其中过半属社区居民。

新业态便民公益集市
“我是社区居民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偶然看到社区幸福邻里中心的招商信息,就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店,店里的员工也是社区居民。”某咖啡店老板认为,就业驿站自带流量,咖啡店开在旁边不仅可以承接人流,还能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真是太方便了。未来,随着商家的入驻,邻里中心还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升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能力
打造全省示范样本
夯实基层导向的就业公共服务基础,打造具有实效性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圈,是人社部门促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启用的沥雄社区就业驿站,将积极打造具有鲜明社区特色的‘家门口’就业链。”南海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沥雄社区就业驿站依托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政府主导+市场赋能+居民自治”三轨运行的实践经验,积极打造“党建+就业”就业服务场景。通过政府搭台,以社区、社会机构作为管理运营主体,撬动多方资源,通过专场招聘、技能培训、指导服务等,精准对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需求,升级就业服务模式,助力居民实现稳定就业。

就业驿站设置AI智能求职设备赋能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5年,南海区人社部门积极推进省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AI赋能“全民就业”计划,打造“1+5+N”就业驿站网络和“产业+”零工市场,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推行智慧服务的就业公共服务新模式。
南海区聚焦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创新构建南海“123”就业驿站服务体系,围绕“人人促就业、人人能就业、技强好就业”这一核心目标,立足“基层导向”“数字赋能”两大支撑基点,推出“多元共建”“分级管理”“全链加载”三项创新机制。

就业驿站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
就业驿站分级管理制度作为体系建设的创造性举措,于今年4月率先实施,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共建的总体思路,依据驿站的基础设施、服务场地、人员配备、服务内容与成效等方面作为分级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就业驿站申请认定等级并纳入分级管理,扶持推动有条件的驿站升级发展,布局服务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建设全省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示范标杆提供南海样本。
目前,全区超70个就业驿站百花齐放。今明两年,随着示范项目的深入推进,将在全区各镇街新建或提升35个分级管理就业驿站,进一步拓展“家门口”就业服务圈。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周钊泷 通讯员 陈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