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玉林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经济答卷:一季度,GDP增长6.3%,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为近三年最好成绩;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3.5%,增速分别排广西第一、第二,外贸进出口劲涨285.3%,增速保持全区第一……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持续的背景下,这座桂东南城市何以逆势突围?
“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奋斗精神激励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干字当头,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加快构建‘十虎竞玉林’新局面。”市委书记王琛在玉林市新春第一会——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话语,道出了玉林破局的行动指南,激励着全市党员干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试身手、亮成绩、展风采。
头雁领航,大抓工业、大抓项目攻坚、大抓招商引资。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将“十虎竞玉林”作为全年经济工作总抓手。市四家班子领导化身“督战组长”,常态化下沉调研帮扶,抓细抓实经济运行。实行市领导联系服务百家重点企业机制,精准服务玉柴、华友等龙头企业,成功解决银亿产线升级改造问题、亘美服装高级技工问题。
滴水穿石,聚力攻坚!全市干部“拼力”迸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执着,鼓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意志,秉承“心无旁骛干事业”的务实作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中攻坚克难!
务实拼搏,业绩说话!工业经济:一季度,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全市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1%,增速排全区第一,为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工业投资以23.4%的增幅名列全区前茅,交出了“开门红”的优异答卷。
项目攻坚:一季度,全市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开工69个、竣工23个,其中自治区层面开工7个、竣工3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4亿元、增长4.3%,实现扭负转正,增速为近两年最高增速。
招商引资:一季度,全市新签约项目90个,投资总额172.5亿元,超额完成任务123.21%……
正是成千上万的“实干虎”“拼搏虎”, 合力干起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在一起,一起拼出玉林的好光景,一起干出玉林的新精彩。
走进玉林市人工智能创新赋能中心的智谷展示厅,“智谷驱动 智创未来”“智联医教 创新守护”“智驱制造 质创未来”等七大展区,构建了集技术展示、创新孵化、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通过虚实结合的场景设计、智能控制系统与实物展品联动,展示“AI+政务服务”“AI+教育、AI+工业制造”“AI+水网”等丰富多彩、具有玉林特色的应用场景。
极具科技感、未来感的玉林智谷展示厅背后是玉林市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广西“10个率先”:首个地市级人工智能创新赋能中心、首个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率先利用DeepSeek大模型打造全区首个AI政务应用集群……
“10个率先”透露了玉林市产业发展动能裂变的逻辑:左手托举传统,右手叩开未来。一季度,玉林市就谋划储备数字化改造提升、绿色算力基础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等项目127个,总投资303亿元。
谋定后动抓落实!从今年开春第一天,玉林市在全区率先成立人工智能专班,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布局落子就不断加速。截至4月初,我市先后接待深圳人工智能技术协会考察团等客商15批次;各级各部门共组织“走出去”招商72次,“请进来”招商205批次,举办推介会17次;3月中旬,全市从制造、科技、农业、教育等各领域共挑选49名青年企业家参加浙江工商大学举办的“金凤计划”(二期)2025年广西玉林市青年玉商人工智能专题研修班,在青年企业家的大脑中点燃“人工智能火苗”。
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在AI赋能下焕发新生:玉州区中国内燃机(玉林)产业数字生态平台成为全区首个内燃机产业数字生态平台,为该区机械制造产业增添强大动力;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玉柴船电工厂不良品率下降50%;借助AI情报系统,柳钢中金市场分析效率提升80%;传统纺织企业引入自动化裁床实现百层布料精准切割。
这种“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一边是传统产业——以玉柴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立足打造智能装备创新高地的使命定位,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解决“卡脖子”问题,今年一季度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另一边是低空经济未来城(总投资6.18亿元)、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总投资3.5亿元)等新质生产力项目扎堆落地。
一季度,玉林市成功招引落地或推进建设总投资103亿元的盘石·玉林青年梦工场投资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主导产业百亿元项目, 这些超百亿元项目让人深刻感受到了玉林招商引资强大的磁力。
在招商引资的赛道上,玉林“招商虎”们多维度挖掘资本招商、大区招商等全新路径,提升引资效率与质量,实现利用自治区产业基金、招商基金吸引优质项目投资玉林的双赢局面。
玉林独创的“场景招商”更显智慧。福绵区,远航铸造公司采用被国内外铸造界誉为“21世纪的铸造技术”“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的消失模铸造工艺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产品供不应求,成为该区招商引资的“活名片”;玉州区的中国内燃机数字生态平台,则让11家上下游企业主动“链”上玉林。
同时玉林市聚焦营商环境,推动项目迅速落地,精准帮助企业解决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此,市投资促进局精心绘制产业图谱,分析各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的薄弱环节,创新构建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建设、正式投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模式。专业的招商引资,精准吸引国内外投资。
辽宁佳合晟世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所有原料产品生产及研发资质的企业,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等多项称号。在玉林市与自治区园区投促中心与广西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牵线搭桥下,该企业精准对接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双方于今年3月初成功签约。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6.2亿元、年税收约9300万元。
“玉商回归”则是玉林招商的另一张“王牌”。青年玉商林汉光返乡创办的汉光科技,带动多家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的智能家电产业链,成为福绵区工业制造的一张新名片。截至今年4月7日,全市累计引进玉商回归项目605个,总投资1214.89亿元,带动玉工回归近7万人。
一季度,“福绵虎”有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位,其中GDP增长8.1%,排名全市第一位;“玉州虎”文旅消费破37亿元,新签约项目16个、投资额104.83亿元,提前且超额完成市里下达年度60亿元的目标任务……近日出炉的“十虎竞玉林”一季度的成绩榜上,7个县(市、区)及3个市直园区的战报引发关注。这场“十虎竞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擂台,更激发了大家抢赛道、增动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竞争意识。
在中国-东盟(玉林)低空经济产业园示范园标准化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组装无人机。(资料图片)
竞赛背后是各地及产业园区、相关部门有效整合资源的智慧。玉州区以文化塑城赋能发展活力,积极与爱奇艺、新影响、中旅公司等企业加强合作,成功举办佼佼街迎春花事等系列文旅活动,打造消费新场景,实现“流量变现”与“文化塑城”双赢;福绵区有效撮合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精记拉链等企业“AI+”数字化、自动化车间不断涌现;兴业县通过“深圳-东莞-北京”三地联动招商,结合当地钙基材料、轻工电子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企业技术优势;“飞地经济”探索:市科技局推动北京芯泉智控、杭州德望纳米等企业在玉林设立华南分部,辐射东盟市场……
十虎竞逐将持续PK,今年第二季度将有更精彩的看点!
站在一季度的门槛回望,玉林经济的强势复苏绝非偶然。在传统动能与新兴产业之间,玉林选择“老树新枝”与“育苗造林”并举;在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之间,探索“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黄金平衡点;在速度焦虑与质量追求之间,找到“稳中求进”的节奏把控!
春江水暖,破浪者先。这场发生在桂东南的突围战,不仅写就了“十虎竞春”的壮阔画卷,更揭示了中国经济纵深地带转型升级的密码——在党委政府的战略定力与市场活力的交响中,总能迸发出超越预期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