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廉洁四川”连续推出《撕开腐败行为“隐身衣”》6集系列原创短剧,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剖析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突出表现、严重危害,警醒广大党员干部敬畏知止。
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是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工作专班,深入推进案件查办质效提升工作,加强对腐败本质、根源、发生机理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深化规律性认识,精准识别、有力纠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腐败行为披上‘隐身衣’,增加了甄别、查处难度,对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省持续抓好办案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加强纪法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优化“师带徒”“老带新”结对培养机制,用好典型案件复盘、“跟案学+专题讲”、定期交流分享等方式,深入研究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涉及的违法犯罪类型、构成要件、认定标准,总结证据收集、纪法衔接实践经验,切实提高查处腐败问题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能力。
“经过系统研究学习,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进一步增强。无论腐败手段如何花样翻新,其本质都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紧紧扭住‘钱’‘私’两个关键,拓宽思路,多维度分析研判,一定能识破腐败‘隐身衣’。”泸州市叙永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永说。
此前,叙永县委巡察组在巡察中发现,叙永镇中心卫生院违规购买医疗设备,但并未有效发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情况。经分析研判,巡察组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县纪委监委。
“我们联合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展开全面摸排,发现该卫生院违规购买医疗设备的资金来源存在异常,通过对资金溯源循线深挖,最终查明某医用设备有限公司原销售员陈某与叙永镇中心卫生院原院长罗某某存在大额异常资金往来。陈某将行贿钱款存入自己名下的一张银行卡中,并将其交由罗某某保管使用。罗某某支取该银行卡中的钱款用于日常开支和购车、购房,且车、房均由他人代持。”刘永介绍。最终,罗某某受到开除公职处分,因受贿罪、洗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
针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呈现的腐败主体隐匿化、犯罪手段信息化、权钱关联割裂化等特点,四川深化数字赋能,坚持省级统筹、全省共建、各地共享,强化大数据监督。全面整合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审查调查等业务数据,有序引入审计、公共资源交易等政务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基于业务场景搭建定制化监督模型,通过过滤筛查、比对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快速、精准、有效发现问题。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党总支原副书记、原馆长谢某严重违纪违法案,正是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并查处的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典型案例。此前,成都市纪委监委利用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对谢某的数据信息开展深度智能关联分析,揭开谢某与涂某某等商人合伙成立文化传媒公司,并利用涂某某等“代理人”贪腐问题。谢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
“强化精准理念、系统思维,突出以监督促治理,深入开展政治生态监测预警评价,针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特点,将监督办案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记者 黄彭 通讯员 白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