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卡高校宝藏专业⑪《哪吒》背后的“灵魂画手”是这样炼成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13:00    

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突破152亿,暂列全球票房总榜第5位。此前,四川传媒学院已有上百名师生和校友参与到了《哪吒》系列电影的创作当中。这部“四川造”大热电影背后的“灵魂画手”是怎么炼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打卡这个宝藏专业吧。

早晨八点,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教授马茜正在教授大三学生建立中国古代建筑的动画模型,从榫卯到屋脊、飞檐,每一处都需要技术与审美的双重“加持”。

“这是一个引路的课程,在古建场景里,不仅能接触到各类建模风格,也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审美。”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教授马茜告诉记者。

数年以来,马茜持续参与了《哪吒》系列电影的建模工作,哪吒之母“殷夫人”角色形象就是她的作品。在参与动画影视项目的同时,马茜也把最新的行业理念和需求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

“感觉大热电影的团队到了自己面前。”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马晶晶表示,从课程学习到行业接触,现在国产动画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出一份力。

学习完专业基础课程,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开启“量身定制”的专业学习。学校拓展了种类丰富的第二课堂。坐落于校内创意街区的可可豆动画双创实验实习基地——三维动画工作室,就让他们获得了亲身参与制作大热电影的机会。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三维CG方向主任唐文告诉我们,工作室主要的是考察学生们对于三维动画制作的能力,以及直接对接可可豆动画等企业,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迅速提升能力素养。这里有很多同学都参与了《哪咤》中绑定、模型、渲染以及特效等方面的制作。

在工作室成立的十年期间,有近50名在校生通过参与《哪吒》系列电影的动画制作,实现了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蜕变历程。

“在可可豆我主要学的技术,他们要求比较高,可能要打磨一周,才能出一个一秒钟都不到的小片段。希望自己能力更强一点,能去到更多的地方去学习。”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曾承轩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