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交会的商务合作如火如荼。美国滥施关税的做法不仅影响部分中国企业对美出口,也在改变世界与美国做生意的方式,越来越多外商正在直接到中国采购。
长期以来,一些美国企业委托中国工厂生产并将自己的品牌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通过其全球销售网络,将中国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与及时交付的制造效率,与自身的研发、营销优势结合,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这些美国企业曾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附加值最丰厚的部分:后端研发与前端市场,代工的中国工厂位于中间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
现在,由于美国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滥施关税,导致大量美国企业在华委托生产的不确定性升高,其全球客户可能会被波及。为避免自身的生产和销售受影响,一些非美客户放弃与美国企业的长期合作,直接到中国采购所需的产品。
本轮全球化起始于发达国家需求主导、产业转移,并逐渐形成全球分工。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其企业最初就处于市场(需求)和品牌(供给)的优势地位,构建起了全球性销售网络。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发展外向型制造业过程中,最初依附于美国的销售网络,从事代工生产。久而久之,美国通过网络效应锁定中国工厂,以相对低的利润为美国企业制造产品,不过在此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创造自己的独立品牌,走向世界。
浙江卫视的报道显示,在广交会上,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GREGORY在宁波一家制冰机企业展位下了2万台订单,他表示,因为关税的原因,和美国企业的合作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其他国家的客户开始逃离“美国中间商”,直接到中国采购。
因为美国滥施关税,一些中国企业也在绕开“美国中间商”,直接与美国消费者建立联系。TikTok平台上,中国企业的视频鼓励美国消费者直接从中国工厂购买商品。一个网红透露,在美国零售价100美元的鞋子或裤子,中国出厂价仅为5~10美元,让许多美国网民震惊。除了奢侈品服饰等,家具、玩具、家电等制造领域的企业短视频也向美国消费者表示,能以低于美国零售价很多的价格出货。这股风潮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应用“敦煌网”(DHgate)突然在美国爆火,淘宝、Temu、Shein等下载量也开始暴增,美国消费者正在与中国企业建立直接联系,更多地减少支付美国企业带来的中间成本。
这意味着,美国滥施关税可能会促使中国电商线上销售网络部分取代美国一些昂贵的线下实体商业与品牌商,并带动中国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一些美国消费者看到自己曾支付过于昂贵的“中间商业成本”,即使在美国政府征收高额关税的情况下,直接从中国工厂购买的价格也远远低于本地零售渠道。当美国消费者争相下载中国App后,中国电商也可以减少为美国平台公司支付昂贵的广告费用。
美国对华征收高额关税的目的之一是迫使中国制造业转移,将生产分散化。但是,这项政策也在瓦解美国企业在本土以及全球构建起来的销售网络,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消费者直接与中国企业交易。研发、销售、广告等业务是美国发达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最终可能会被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而美国长期积累起来的竞争力优势和基础也可能因此遭遇动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